城隍神
道教神名。原为民间信仰的地方守护神。古代城市大多有沟河环卫,故先秦时代天子行“八蜡”(八种祭祀),其中有“水庸”祭(祭祀水沟),后来逐渐演变为对城隍神的信仰。开始在吴越地区流行,南北朝时已正式称为城惶神,(见《北齐书、慕容俨传》)。唐朝时封爵,五代时加封为王。宋代列入国家祀典,府州县皆立庙奉祀。元朝在京都建城隍庙,封其神为“佑圣王”,成为国家的守护大神。明太祖洪武年间,大行封赏城隍神,京都地区封有六王,府、州、县城隍相应封对为公、侯、伯。城隍神庙,遍布全国,以后整顿祀典,取清神爵,下令各级城隍按行政机构名称称呼,城隍庙的规模也模仿各级衙门建造,俨然形成一套完整的阴间王朝的官吏系统。城隍神的职掌,原来主要是守御城池,保障治安。道教吸收其信仰后,扩大为护国安邦,剪恶除凶,调和风雨,管领死人亡魂等事。甚至各级官员赴任,都要按例至城隍庙宣誓就职,以取得其保佑。道士建道场“超度亡魂”,要发文书知照城隍(俗称“城隍牒”)才能拘解亡魂赴坛。明清以后,各地城隍庙除在城隍神旁边塑牛头、马面黑白无常外,还塑有十殿阎王像。旧时民俗,常在春、秋、冬三季,举行盛大的城隍出巡活动,名为“收鬼”、“访鬼”、“放鬼”,人数众多,声势浩大。
城隍:城池也。二字始见于易泰“城復于隍”也。又禮記天子大蜡八,水庸居其七,水则隍也庸则城也,是为祭城隍之始。北齐书慕容俨传:“城中先有神祠一所俗號城隍神,公私每有祈祷”是城隍之祀南北朝时亦有之,至唐则渐遍,张说、许远、张九龄、韩愈、杜牧、李商隐等皆有祭城隍文,大率为祈雨、求晴、禳灾诸事而作。后唐清泰中始封为王,宋以后其祀遍天下。明太祖始封京师城隍开封、臨濠、东和、平滁以王,府曰公,县曰侯,洪武三年去号,但称某府、县城隍之神。
牛头、马面
俗称阴司鬼卒为牛头马面。佛经言地狱之鬼卒或为牛头或为马头,等皆为诸鸟兽之头。俗语本此而易为马面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