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 遂
春秋战国--清代
 
毛 遂
 
    毛遂,赵国平原君赵胜的门客,鸡泽人,生卒年月不详。毛遂十九岁时,其舅父便把他推荐到平原君那里做门客。平原君有门客三千,他根据门客的才能,分为三级。甲级门客,称上客;乙级的门客称中客;丙级门客为下客。毛遂因初到平原君门下,享受下客待遇。公元前260年,长平之战后,秦军乘胜前进。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兵重重包围,危在旦夕。为解救邯郸,赵孝成王想联合楚国共同抗秦,欲派平原君赵胜入楚求救。毛遂自荐使楚,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楚王合纵抗秦,使赵国得救。在这场外交风云中,毛遂脱颖而出,成为平原君门客中的佼佼者,平原君将毛遂尊为“上客”。“毛遂自荐”的故事从此广为流传,成为一段佳话。
 
  毛遂并封邑曲梁(时为赵国属地,即今广府城)。曲梁虽土地肥沃,但是由于地势低洼,滏河、洺河、漳河三河聚汇,每遇秋雨连绵,洪水泛滥成灾。庄稼全被淹没,此处百姓非常贫苦。毛遂到曲梁以后,便想方设法解除水涝之患。经过几年的努力,曲梁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一次赵王亲临曲梁察看民情,城周苇绿荷红,碧波荡漾,稻田千倾,蔬菜飘香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,不住地点头。特别人们将毛遂治理滏阳河的事说给赵王知道时,赵王听了,连连夸奖说:“这滏阳河不成了铜帮铁底了吗?”从此以后,滏阳河的水一直在河床内乖乖第流着,再难冲堤决口,淹地毁田了。两岸百姓皆受其惠。滏阳河“铜帮铁底”的说法,便一代沿着一代传到现在。
毛遂逝世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,便把他安葬在滏阳河北岸,古城西南角,墓高三丈,立有碑文,周围种植青松翠柏,墓前有月牙河,河上有小石桥,墓后有一片参天的大杨林,雄伟壮观。“毛冢高峰”是平干八景之一,古今参观游览、凭吊祭奠的人络绎不绝。